一个家庭的松弛感,都是钱给的

发布时间:2025-10-05 09:00:23 黑龙江省绥化中和网络有限公司

博主@牛河去年遭遇裁员,断了收入来源,不仅房贷还不上,家里连日常开销都成了问题。

慢慢地,各种矛盾就出现了。

他和老婆经常三天一小吵,五天一大吵。

直到几个月后,他又找到了一份工作,薪资待遇甚至比之前的还好。

他家的氛围才开始慢慢破冰,家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。

经此一事,牛河也忍住感慨:钱,看似俗气,却是生活中最实在的底气。

对于家庭来说,家里氛围是紧绷还是松弛,都与金钱息息相关。

缺钱时,一点小事就能引发争吵与内耗;而经济宽裕了,家里矛盾也会相应变少。

一个家庭的松弛感,其实都是钱给的。

1

三毛曾说: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、吃饭、睡觉、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,是不会长久的。

家庭关系亦是如此。

当柴米油盐的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,再深厚的感情也会被琐碎磨出裂痕。

作家萧红在散文集《商市街》中记载,她和丈夫萧军有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。

当时,没有钱买被褥,寒冷的冬天,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相互取暖。

一块黑面包分开来蘸了盐巴,就着刷牙缸里的开水,便是他们一天的饭食。

不过也因为贫穷,两个人总是争吵。

萧红在文章中写道:那时候我们争吵,不是不爱,是不知道除了彼此伤害还能怎么证明活着。

其实说到底,还是因为两个字:没钱!

因为没钱,家人之间就会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,相互消耗。

正如《穷查理宝典》里所说:“当你走到人生的某一阶段,你会发现,钱比面子重要得多。”

缺钱时,人会被生存本能裹挟,把每一分钱的得失都放大成生活的风暴:

丈夫会抱怨妻子不会持家,妻子则指责丈夫没本事赚钱;

父母会为给孩子报不报补习班争执,而孩子会因为同学有新玩具而自卑……

扒开这些矛盾的根源,不过是“囊中羞涩”四个字。

所以说,穷人的家庭,大多数都是不和睦的,摔碎一个碗都能吵半天。

任何一件琐事,都有可能成为矛盾爆发的引子。

2

作家马德说:钱,不能保证幸福,但能减少不幸。

当一个家庭有了足够的经济储备,就有了抵御风险的铠甲。

在金钱的支撑下,许多小事就变得无足轻重,家人的情绪自然就会稳定。

前段时间,短剧《家里家外》爆火出圈。

丈夫陈海清和妻子蔡晓艳是重组家庭,各带一个娃,却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
四口之家的幸福背后,离不开经济实力的支撑。

陈海清是冷冻厂总厂副主任,工资不薄,有房也有存款。

老婆想看排球赛,他马上就买了一个电视机回来;

老婆喜欢吃冰激凌,他二话不说就搬了一个大冰箱回家。

蔡晓艳的小姑子婚姻出现了问题,被娘家赶出门时,夫妻俩又出钱出力帮她安排房子。

夫妻俩遇到的最大磨难,就是儿子邵一帆被诊断出视网膜母细胞瘤,需要十万块钱的手术费。

也是因为此事,陈海清破釜沉舟外出闯荡经商,靠着独到的眼光很快赚到了十万块钱。

最后他不仅帮助全家度过了危机,也让小家庭愈发蒸蒸日上。

生活从不是一帆风顺的航船,总会遇到突如其来的暗礁。

但你知道,在遇到暗礁时,有钱的家庭和没钱的家庭,他们会如何度过吗?

知乎上有人就曾问了这个问题。

下面高赞回答是:

“没钱的家庭,遇到困难只能硬扛;有钱的家庭,面对问题时,可以选择用钱解决。”

只要你手里有积蓄,哪怕失业,也能安心在家找工作;

家人生病,你也能毫不犹豫选最好的治疗方案……

这些看似云淡风轻的背后,都是经济实力在托底。

有钱的家庭不是没有矛盾,而是有能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
家庭里充满了松弛感,不过是因为钱包够厚、后路够稳。

3

《莫扎特传》一书中,记载了作家莫扎特的家庭生活。

年轻时,莫扎特花钱大手大脚,为此背负了很多债务,生活也日渐窘迫。

有时实在揭不开锅,妻子康斯坦丝就只得当掉首饰维持生计。

因为缺钱,两人经常争吵,整个家鸡犬不宁。

直到后来,莫扎特接受了稳定的职位,并创作出多部名作,经济状况才日渐好转。

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:“终于能让康斯坦丝穿上丝绸裙子了。”

家庭财务宽裕后,生活有了保障,他们家里几乎就没有听到过争吵声。

豆瓣生活小组里,有人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:

家人之间总是吵架,各种矛盾,很多时候并不是沟通的问题,更多是贫的问题。

不看见贫,不解决贫,两人再怎么学好好说话,用处也不大。

只有不断努力赚钱,我们才能把家庭经营得温馨幸福。

当你为家人提供了稳定的生活保障,那些因经济压力而产生的焦虑与不安,都会烟消云散。

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初期,经济拮据到“用装棺材的木箱改造成家具”。

因凑不出房租,三毛经常躲在厨房偷偷落泪。

平日里,两人还会因“买一颗卷心菜还是两颗”的小事冷战。

后来荷西进入石油公司,家庭收入大幅提高。

他们在镇上租了套带花园的房子,买了高档家具,再也不必为生计烦恼。

随着经济的改善,两人的矛盾也逐渐消失,感情又回归到昔日的浪漫与恩爱。

巴尔扎克说:“金钱是婚姻的六弦琴,没有它,你弹不出和谐的音符。”

其实,家庭和睦的背后,也都是金钱在支撑。

钱,或许买不到绝对的幸福,但它能减少焦虑、增加选择、提供保障。

所以努力搞钱不是庸俗,而是给家人托底的底气,是给父母、爱人、孩子一份坚实的保障。

巴菲特说过:“家庭的第一核心,永远是经济而不是感情。”

钱,是父母安度晚年的体面,是夫妻不为琐事争执的保证,是孩子不用受委屈的底气。

一个家庭只有在不缺钱的时候,才能够心平气和坐下来谈感情。

从今往后,专心搞钱,护好你爱的和爱你的人。

点个赞吧,当你不再为生活发愁,有了金钱兜底,家庭的氛围自然能更加温暖、松弛。

发布于:安徽